猕猴 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 1780)
猴科 Cercopithecidae
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猕猴属 Macaca
英文名:Rhesus Macaque
模式产地:印度(具体地点不详)
亚种分化:全世界约10个亚种,我国有6个亚种。
川西亚种M. m. lasiotus (Gray, 1868),模式产地:四川;
华北亚种M. m. tcheliensis (Milne-Edwards, 1870),模式产地:河北遵化;
西藏亚种M. m. vestitus (Milne-Edwards, 1892),模式产地:西藏纳木错(“Tengri Nor”);
福建亚种M. m. littoralis (Elliot, 1909),模式产地:福建挂墩山;
海南亚种M. m. brevicaudus (Elliot, 1913),模式产地:海南岛;
印支亚种M. m. siamica Kloss, 1917,模式产地:泰国清迈。
鉴别特征:雄性体长41~66cm,尾长12.5~31cm,体重1~14.1kg;雌性体长37~58cm,尾长12.5~28cm,体重3~10kg。猕猴体长和体重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尾长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猕猴上背部的皮毛从黄灰色到金棕色再到焦橙色不等,冠、颈和头部两侧的颜色与上背部大致相同。冠毛通常光滑,向后伸展。头部两侧的毛发通常在靠近下巴部位形成一个小的嵴或轮状(颧下嵴)。除上眼睑缺乏色素外,面部毛发稀疏的皮肤呈淡褐色至红色。下背部的皮毛从金棕色到焦橙色再到强烈的焦橙色不等。腹部毛色为褐色。四肢近端背毛与相邻躯干背毛颜色相似。尾巴的底部与下背部的颜色大致相同。躯干和四肢的腹面有稀疏的毛,呈灰白色至白色。
IUCN发布的物种评估结果
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及标准:无危LeastConcern
评估日期:2015年12月20日
过去IUCN评估结果
2008-无危(LC)
2000-近危(NT)
1996-近危(NT)
本次物种评估结果
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及标准:无危LeastConcern
中国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及标准:无危LeastConcern
评估日期:2022年8月30日
评估理由
作为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广布于亚洲南部、中国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栖息地,种群数量多且相对稳定。参照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及标准3.1版中的濒危级别评价标准,猕猴被列为无危(LC)级别。
国家保护级别评估结果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猕猴群体 路纪琪 /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