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身份识别(Neighbour-stranger discrimination)是一种社会认知行为,有助于领域性动物提高领域防卫效率和减少冲突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邻居身份识别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亲近敌人效应(dear enemy phenomenon)和危险近邻效应(nasty neighbour effect)。前者指的是领域占有者对邻居的入侵反应较弱,而对陌生入侵者反应更强;后者是领域占有者对邻居入侵反应更强,而对陌生入侵者反应较弱。长期以来,关于邻居身份识别的表现为何种形式以及由什么因素决定备受争议,鲜有研究比较不同群体数量类型入侵者(个体与群体)对邻居身份识别表现形式的效应。
自200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在无量山大寨子长臂猿监测站一直对西黑冠长臂猿开展行为生态研究。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是一种具有领域性的树栖小型类人猿。无量山地区的西黑冠长臂猿处于现生长臂猿科物种分布区的北端,其家域面积明显较东南亚地区其他长臂猿大很多(一般在100公顷以上),是热带地区长臂猿家域的3倍。长期的行为监测发现,当果类等高质量食物资源成熟时,相邻群体多在家域重叠区域内发生冲突行为,群间冲突过程也会伴有群外交配行为。因此,西黑冠长臂猿受到来自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选择压力,可能具有迫切的邻居身份识别需求。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西黑冠长臂猿雄性个体鸣声具有稳定的特异性,且同域分布个体间的鸣声特异性高于异域分布个体间的鸣声特异性,本研究通过西黑冠长臂猿野外鸣声采集与回放实验(图1),检验西黑冠长臂猿能否通过鸣声信号识别邻居身份以及不同数量类型(个体或群体)入侵者对邻居身份识别的影响。
图1三群西黑冠长臂猿家域和回放实验位点分布图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对于邻居入侵者的反应强于陌生入侵者,表现为更短的移动反应延迟和更长的对唱鸣叫时长(表1,2;图2 a,d)。同时,个体水平与群体水平入侵对研究对象反应强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研究对象对个体入侵者的反应要强于群体入侵者,表现为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短的移动持续时间(表1,2;图2 b,c)。研究推测:西黑冠长臂猿表现出危险近邻效应可能与邻居群体间的食物资源竞争、历史冲突经历和较高的群外交配率有关;而流浪的独猿可能对领域占有者的领域资源和配偶资源产生双重威胁,故而引起领域占有者更强烈的行为反应。本研究首次为长臂猿科物种的危险近邻效应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西黑冠长臂猿能够利用鸣声信号识别邻居身份。研究结果也表明群体入侵者对领域占有者的威胁不一定强于个体入侵者,而入侵者的威胁水平受到生态因素和社会背景的共同影响。
表1西黑冠长臂猿对不同录音刺激的行为反应
表2西黑冠长臂猿行为反应变量与不同录音刺激关系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检验
图2西黑冠长臂猿对不同鸣声刺激的行为反应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nasty neighbour effect in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s (Nomascus concolor)”为题发表于动物行为学期刊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牛晓炜和西南林业大学讲师管振华博士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蒋学龙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宁文鹤博士、昆明动物研究所李学友博士、泰山学院孙国政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倪庆永博士和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刘国庆女士为共同作者合著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量山哀牢山野生动物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和栖息地评估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65-023-03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