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学术前沿
  • 29

    2024-04

    sciadv.adf9365

    发布日期:2024-04-29      点击量:124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

    2024-04

    Small room for compromise between oil palm cultivation and primate conservation in Africa

    发布日期:2024-04-29      点击量:124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

    2024-04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Primate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 as Revealed by In Silico Predictions and…

    发布日期:2024-04-29      点击量:124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

    2024-04

    Tempo and mode of gene expression evolution in the brain across primates

    发布日期:2024-04-29      点击量:124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1

    2024-02

    Nature Communications | 范朋飞团队揭示天行长臂猿肠道噬菌体群落对食性季节性变化的适应机制

    发布日期:2024-02-21      点击量:124

    濒危野生动物如何适应食性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关乎其在野外的生存,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是由我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EN)物种,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怒江以西的高黎贡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200只。其分布区位于全球长臂猿分布的北缘,而且生活在海拔1600至2500米的高海拔森林中,其食性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变化,在果实匮乏的季...

  • 11

    2023-08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团队最新成果量化食谱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恢复提供建议

    发布日期:2023-08-11      点击量:124

    以濒危物种的种群恢复为目标的栖息地恢复需要人们对目标保护物种的觅食生态学有充分的了解。量化食谱是觅食生态学研究中最基础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植食性动物而言,量化食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植物对于动物是真正重要的。缺少目标保护对象的量化食谱可能会造成栖息地恢复的“感知陷阱”和“生态陷阱”,浪费大量保护资金的同时也可能在未来造成保护地的争议和冲突。海南长臂猿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灵长类物种,目前仅剩一个种群...

  • 02

    2023-06

    Science | 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最新成果揭示黔金丝猴身世之谜

    发布日期:2023-06-02      点击量:124

    人们耳熟能详的金丝猴其实并不就是一种,而是一类猴子的统称。金丝猴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下的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共包含5个物种,分别是川金丝猴(R. roxellana)、滇金丝猴(R. bieti)、黔金丝猴(R. brelichi)、怒江金丝猴(R. strykeri)和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它们是我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特有动物,从物种的名字也能大致看出它们各自分布的区域(图一)。其中,浑身只有金色毛发的川金丝猴分布于我国四...

  • 02

    2023-06

    Science | 西北大学齐晓光教授最新成果揭示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

    发布日期:2023-06-02      点击量:124

    灵长类动物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结构,从爱好独居的红毛猩猩,到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白掌长臂猿,再到坐拥后宫的叶猴和群婚的食蟹猴,灵长类的“婚恋观”和“交际圈”大小有着天壤之别。是什么样的驱动力塑造了这种差异?这个问题,在西北大学金丝猴研究团队对亚洲叶猴的研究中得到了解答:他们的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发育信号,且受到历史上环境剧变的深刻影响,并且记录在他们的基因组上。该研究成果“Adaptations to a cold c...

  • 18

    2023-05

    ​Proceedings B/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 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在天行长臂猿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05-18      点击量:124

    天行长臂猿(Hoolocktianxing),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分类学上,天行长臂猿曾经被归为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东部白眉长臂猿(Hoolockleuconedys)。2017年,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领导的团队基于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学以及地理分布的证据将其定为长臂猿新种。我国的天行长臂猿仅存150只左右,主要栖息于高黎贡山海拔1600–2600米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该栖息地具...

  • 15

    2023-05

    Zoological Research | 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受温带森林生境结构影响的川金丝猴运动模式的三维评估

    发布日期:2023-05-15      点击量:124

    运动模式研究可以揭示动物个体和动物群体在一定尺度内的物种特征。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可以为量化动物的运动模式与其特殊栖息地之间的关系提供精准的三维数据。目前,已有研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开展了灵长类与其栖息地三维结构关系的研究,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温度适宜,食物丰富,相比于温带地区的灵长类对森林的利用模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而温带森林结构对灵长类的空间利用模式的影响,还未得到...

  • 01

    2023-04

    长臂猿也能闻声识邻居——蒋学龙研究团队首次证实长臂猿危险近邻效应

    发布日期:2023-04-01      点击量:124

    邻居身份识别(Neighbour-stranger discrimination)是一种社会认知行为,有助于领域性动物提高领域防卫效率和减少冲突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邻居身份识别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亲近敌人效应(dear enemy phenomenon)和危险近邻效应(nasty neighbour effect)。前者指的是领域占有者对邻居的入侵反应较弱,而对陌生入侵者反应更强;后者是领域占有者对邻居入侵反应更强,而对陌生入侵者反应较弱。长期以来,关于邻居身份识别...

  • 28

    2020-09

    李进华教授主编的《The Behavioral Ecology of the Tibetan Macaque》一书正式出版

    发布日期:2020-09-28      点击量:124

    该书是李进华教授研究课题组联合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罗马尼亚等灵长类学领域23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半,对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近40年持续研究的系统性总结,由李进华教授、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Lixing Sun教授和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哥廷根大学Peter Kappeler教授共同主编。全书五个部分14个章节,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国际灵长类学的最新发展和中国灵长类特别是短尾猴的研究历史;第二部分聚焦...

  • 28

    2020-09

    路纪琪教授主编的《太行山猕猴的社会》出版

    发布日期:2020-09-28      点击量:124

    2020年6月,《太行山猕猴的社会》一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对外出版发行。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隶于猕猴华北亚种,是河南省以及华北地区现生的唯一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对太行山猕猴的关注、研究与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郑州大学路纪琪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编著了关于太行山猕猴生态学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太行山猕猴的社会》,该书主要内容包括灵长类及其社会、猕猴简介、太行山猕猴...

  • 23

    2020-09

    西北大学 AI面部识别技术破解动物行为研究难题

    发布日期:2020-09-23      点击量:124

    西北大学AI面部识别技术破解动物行为研究难题个体识别是开展动物行为和动物生态研究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借助动物本身特征(如斑纹、颜色、伤疤等)或人为标记特征(如烙印、刺青、染色、环志、无线电项圈及遗传标记等)等进行个体识别,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动物及其行为的认识。比如,人们突破了个体识别技术后,才揭开野生金丝猴社会的神秘面纱。然而,长期以来,个体识别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记录(图1),非常依赖...

  • 23

    2020-07

    范朋飞教授在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0-07-23      点击量:124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朋飞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发表题为“Build up conservation research capacity in China for biodiversity governance”文章。文章对中国脊椎动物保护能力、生态保护研究现状、生物多样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生态保护研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该成果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微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80IcSWScdCxHEjZoPha-rg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

  • 09

    2020-07

    Asian primates and habitat fragmentation.

    发布日期:2020-07-09      点击量:124

    Dear all,An interesting and thoughtful contribution from one of our colleagues in the PSG Exco.Best wishesBaoguo L